校準品,標準品和質控品的區別
校準品、標準品、質控品三者同為參考物質。參考物質是一種材料或者物質,某一種或
多種特性值只夠均勻并被良好確定,用于校準測量系統,評價測量 程序或為材料賦值。
但三者并非同一個概念,他們有各自不同的應用場合。
臨床上常常有很多錯誤的應用,例如將不同廠商的校準品應用于檢測系統;使用給定值的質控品評價檢測系統;使用質控品來校準檢測系統等等。本文內容詳細介紹了校準品、標準品、質控品的來源及定值方式,得出正確使用三種參考物質的方法。
一、傳統的方法的缺點:
傳統的檢驗項目,要使得檢驗結果可靠或者有依據,往往會使用一個已知濃度的標準品
同樣品一同測定。
例如:血清銅測定
傳統的標準液用純水配制,同血清相比,成份非常簡單,除了待測物質外只有水了。此時在將樣品同標準品相比較時,引入了基質效應。
基質效應:檢體中的非測定物質對測定量的影響。
換句通俗的話說也就是,檢體中測定物外的其他物質對檢測的干擾,使檢測結果偏離真值。
此時通過同無基質效應的標準品比較得出的有基質效應的樣品檢測值,將偏離于真值。
是否能使用標準液取決于檢測方法學,干擾極小的決定性方法或者某些已知干擾的參考方法可直接使用標準品。